专有云:激发政企大脑的潜能

e-works 中字

三、相关案例

助力海关总署,打造全世界最智能的海关:

海关情报系统

该系统是中国海关大数据云平台上的首个应用,基于海关网、互联网、公安网三网数据构建。该系统汇聚了海关内外数十亿条数据。这些数据被关联在一起,围绕企业、人员、商品主题进行了大量数据打通和ID-Mapping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发“海搜”工具,实现对亿级数据模糊查询,秒级响应返回智能搜索结果。海关业务专家将多年积累的“战法”经验转化成算法模型,放入系统运算、并与其他专家共享,用于缉私实战。目前该系统在全国应用1年时间,已查获案件案值67.8亿元人民币,为国家挽回税款9.8亿元人民币。

智能风险防控探索

海关目前对报关单的风险防控,大部分通过人工设定布控规则,命中报关单再进行现场查验,平均查获率约10% 。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以大量历史报关单数据及查验结果为样本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出智能风控模型,通过模型对每一票报关单进行风险评分,并把分数高的报关单提供给风控专家进行布控查验。在上海海关试点,智能模型相比原人工设定规则,查获率有较大提升。

智能税收征管探索

海关对报关单的商品归类进行审核是税收征管的核心业务,需要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在目前海关归类审核专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大数据云平台,通过对海量历史报关信息中的商品名称、品牌、规格型号进行自然语言分析学习,并对其商品归类结果进行训练,得到了一个趋近于“人脑”的归类智能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所有报关单的归类进行预审核,将风险高的报关单挑选出来供专家人工审核。经过上海海关试点反馈,该方式大大提升了专家的工作效率,对有税差报关单的查获能力提升了5倍。

南京银行:打造下一代互联网金融核心

随着金融级别安全能力的不断提升,阿里云在银行在融入互联网场景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帮助银行通过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和客户画像,运用金融智能分析方法防范信用与操作风险,提高了风控效率。与此同时,银行也正在使用阿里云大数据技术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通过海量信息精确定位客户,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专有云为南京银行提供IT应用上云整体规划和支持,并通过云服务保障产品输出和基础设施高可用运维。为南京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核心提供:

秒级容灾能力保证高的业务连续性;

分布式架构和分布式数据库能力支撑万笔/秒业务交易;

分布式事务与协调的能力,保证业务强一致性;

实时服务质量管理提供秒级服务保证;

云安全体系化设计满足银行业安全要求;

大数据核心计算能力保证金融智能应用部署。

中信集团:提供效率最优的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信息化已经过去,数字化刚刚到来。”中信集团正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建设,并通过数字化实现业务转型,找到新价值定位,形成新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一家拥有多个业务线的大型集团企业,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多元化服务?中信集团一直在探索能实现旗下子公司协同的信息技术方案,为数字化转型打造先进的IT承载平台。

当时被金融行业广泛使用的传统(以IOE为主)的架构,很难满足未来10至20年发展需求。如何处理有限的IT资源和无限的业务需求的矛盾、局部的业务系统和整体的IT策略的矛盾、业务短期价值和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的矛盾,以及IT要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布局的矛盾?

作为横跨6大板块,近60个行业的中信集团,如何通过中信云平台加强关联,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业务协同?底层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方面,是否要自建?是当时中信集团反复考虑的关键问题。

经过反复论证与评估,中信集团选择了阿里云作为中信产业云网的首批入驻服务提供商。

在使用专有云之前,中信云就已经在使用阿里云公共云的产品了。上云的出发点是为了集团和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要加快整个中信集团向互联网+转型。在使用公共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安全监管规定和保密性要求,导致部分集团和子公司业务不能接入。阿里云专有云将公共云具备的弹性伸缩、海量扩展的优势延伸至中信基础设施云平台,为中信集团打造了一个可以无缝连接、可弹性扩展升级的金融级混合云部署方案。

中石化:工业品电商平台“易派客”

2015年4月1日,阿里云协助中石化搭建的工业品电商网站“易派客”正式上线。

作为中石化首个互联网架构的电商平台,易派客从立项到上线仅用时3个月,依托阿里云专有云,易派客的订单中心、用户中心、支付中心、物流中心、呼叫中心等几大模块都在短期内构建完毕。

阿里云为中石化的电商场景量身定制了“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应用服务框架,在业务逻辑层面提供了足够的线性扩展能力,能够处理2000~3000亿次调用服务,2万亿条业务调用链,管理4000次线性扩容和缩容。

上线120天,就有100余家单位在易派客电商平台上开展采购业务,涉及100多个物资小类,包括9000多种商品80多万种单品,订单总额达到3.8亿元。截止2015年11月底,交易总额已经突破50亿元。

四、专有云的挑战,未来的新形态

如何既能满足安全合规、防护能力和完善的灾备体系,又能获得高效的计算能力,快速创新、低成本试错、让数据产生价值,阿里云的答案是“混合云”。

专有云提供了包括云计算、企业级互联网架构、安全等全栈云产品的API和SDK,极大地满足了客户定制化要求和生态建设,而将专有云和公共云打通的混合云不仅为本地数据中心赋予阿里云同款云架构能力,又可无缝获取公共云的弹性扩展能力,无需考虑软件架构的差异。

Gartner报告显示,有75%的企业受访者表示有构建专有云的计划,并且随着私有云从单纯的战略层面转变为实际的部署,阿里云认为,未来专有云客户中将有70%的客户会部署混合云方案。混合云模式既能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的考虑,但是同时又可以弹性获得公共云的计算资源,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