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关于公有云项目竞标的消息在业界广受关注。根据财政部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络学院培训平台转型升级公有云租用项目”中,阿里云投诉华为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一事,因为证据不足,投诉事项缺乏事实依据,被驳回处理。
公告还显示,华为软件投标文件中提供的部分认证证书不符合招标文件有关要求,扣除相应得分后,华为软件仍排名第一,不影响中标结果。可见,在综合得分上,华为领先较多。
消息一出,在公有云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公有云企业必争之地,政务云正在成为市场战略高地。
近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加速布局云计算领域。从阿里的“云栖大会·武汉峰会”到腾讯“云+未来峰会”,再到百度的““2018百度云智峰会”,这些企业集中展现出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政务云等细分领域的全新布局。
如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政务云市场空间很大,机会很多,任何一个云计算企业都不会放手;不仅如此,政务云的部署实施并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做出效果。
不是所有的云计算企业都擅长政务云市场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一形象的描述不仅正在成为当下政务服务的焦点,也在加速推动政务从管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
在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深入应用。政务云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还能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全联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医疗、公共安全等部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政府也将获得更多的洞察,进而推动政务服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根据IDC发布的《IDC MarketScape:中国政务云市场厂商评估2017》报告显示,有超过65%的省市已经建有政务云平台。政务云市场的基础架构建设即将结束,即将进行服务化重构、混合云主导、PaaS层加速建设、大数据应用创新等新的部署阶段。
在政务云建设过程中,包括华为、浪潮、新华三等在内的众多中立云服务提供商表现突出,同样是在IDC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华为云更是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排名第一。相比较风起云涌的公有云市场,为何在政务云市场,华为等中立云服务提供商的优势如此明显,这与政务云市场本身的特点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随着政务从管控型向服务型加速转型,政务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通过政务云建设,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全联接,并对医疗、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等各部门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及深入挖掘逐渐成为政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这一设想并非易事。首先,由于政府部门纷繁众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部门间的共享与协同并不顺畅;其次,由于基层数据采集困难、部门间的共享不畅,数据的拉通并非易事,在此基础上开展业务创新更是无从谈起;第三,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同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云计算企业必须保障业务上云的安全可靠性。
在笔者看来,相比较互联网企业出身的云计算企业,包括华为云、新华三、浪潮集团等在内的中立云服务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多年来一直服务企业级客户的中立云服务企业拥有丰富的服务经验;其次,中立云服务商在整体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上更为全面;第三,中立云服务商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并不过多涉足数据层面,在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数据安全性上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