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入华这五年,一起走过的日子

胖头陀
关注

AWS入华这五年,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3年12月18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由于AWS在中国正式推出云服务的缘故,这一天成为中国云计算发展时间轴上的“关键点”之一。

至今犹记得,当时北京国际饭店那场座无虚席的新闻发布会,过道里也挤满了热情的观众,乃至于酒店方面对主会场实施“限流”大法——只许出不许进。

即便如此,会场里的热度丝毫不减。对于这家云计算产业的领导者和变革者,很多人充满了期待,也有人好奇不已,更有同行开始暗自戒备。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不对,AWS一直就是全球云计算的翘楚,是那种可以被模仿却无法被超越的主。

AWS进入中国的时间节点很微妙,可以说是既好又不好。

好的一方面,是当时一些互联网公司加紧研究和学习AWS,开始提供云服务。此类工作起到了普及云计算的作用,因此AW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跳过,无需大费周章地解释到底什么是云计算。

不好的一面,是彼时国内一些公司和专家开始借题发挥,对自主可控的作用和能力夸大其辞,引发了对国外IT公司和产品的盲目排斥风潮,本质上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背道而驰的。

这里还需要安利一下,尽管可能与本文主旨无干:“改革开放”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是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对外开放”才是基本国策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AWS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没有选择“合资公司”的捷径——虽然至今仍有人认为,AWS倘若当初选择成立合资公司,它的市场步伐一定比现在快得多。

不走寻常路,AWS希望藉此让中国客户受益于最优秀和最纯粹的云计算。

秉持着客户至尚(Customer Obsession)的原则,AWS向中国运营合作伙伴提供技术,由中国运营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销售及服务,AWS相信这种模式更有利于最终用户的云服务体验。

AWS在中国正式发布云服务,着实令很多人为之一振,金数据联合创始人王琰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家位于内陆城市西安的创新企业,金数据拥有300多万用户,其中不乏像滴滴、摩拜、抖音、新世相、罗辑思维等这样的知名企业。

倘若没有云服务,金数据以SaaS创业的梦想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仅仅是购买IT基础架构,就可以轻松刮走创业者们兜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此前,金数据使用国内另一家公有云的服务,不过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当时的业务量已经很高,高并发的情况经常出现,运维人员的加班熬夜成为新常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金数据并非是迷信AWS,而是由于创业前的核心团队有过使用AWS国际版的丰富经验,于是当AWS在国内推出服务后,金数据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平台的切换。

正如王琰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所预期的那样,金数据的产品性能立竿见影地提升了近三倍,服务延迟从之前的200多毫秒降低到50多,用户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

却看运维愁何在,准点下班喜欲狂。

此外,虽然金数据使用的AWS服务器和容器超过了一百个,但是却只需1.5个运维人员——之所以有0.5个之说,是因为这位同事还同时负责着公司与IT相关的其他业务。

这恐怕就是王琰们预想之外的Extra Bonus了……

让我们将时间再往前拨动到2012年底。

容永康选择加入AWS,成为AWS中国的第一号员工。

此前,他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大中华区担任高管,管理着一支成熟稳定的队伍,不必事必躬亲,只需在关键时刻拍板定夺。

AWS入华这五年,一起走过的日子

放弃原有的稳定业绩,从零做起、身体力行,推广看不见摸不到的云服务?摆明的“蚀本”买卖啊,谁没事会选择这个?

此时已经难以考证容永康当时的心路历程,他是否有过类似于“To be, or not to be”的彷徨和纠结……

最终的结果是容永康决定接受挑战,出任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

从表面上看,“挑战”只是两个字而已,但是需要为它付出的勇气、艰辛与汗水却是旁人难以体会的。

AWS在中国选择的运营模式,不止中国此前没有,AWS也未曾经历过,因此需要跟监管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和深入的探讨。

这个过程当然没有快进键可按,而且容永康也相信,严谨的监管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

完全合规、一切落定之后,一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可以说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