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当阿里提出去IOE化时,很多人还觉得是痴人说梦。
10年后的2018年,不但去IOE化在许多行业基本完成,连Oracle这个数据库行业的老大哥也开始露出衰败迹象:云计算转型不利,增长不再继续,全球裁员。在中国更是遭遇BAT、华为等云计算大佬的强力狙击,大刀阔斧裁掉数百人。
创始人不让中国培养更多工程师的民族主义论调是苍白无力的,云计算巨头们纷纷上线的“云数据库”直怼Oracle(例如阿里的PolarDB),终结其快速增长的可能,扼杀了Oracle的新客户市场空间。
这一过程还在继续。
5月15日,华为云发布其“云数据库”新产品,号称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的数据库GaussDB(DB是DataBase的缩写,下同),以及分布式存储产品FusionStorage 8.0。
华为云此举是耐人寻味的,不少人解读这是在“接棒”Oracle,但作为云计算的后进者,华为云借数据库和存储服务的企业服务属性弯道超车的意图也很明显。
只是,这个过程显然不会一帆风顺。
“数据库上云”VS“云数据库”,云计算在企业服务的边缘“疯狂试探”
对技术小白或普通人来说,在讨论华为云的动作之前,可能需要厘清几个简单概念,也更能明白各大云计算平台搞自己的数据库意味着什么。
信息时代的数据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围绕数据的“服务体系”由三大内容组成:硬件(类比图书馆及它的检索系统)、数据库(规定数据如何保存,方便查询、写入等操作,类比图书馆里摆放书籍的方式)以及存储设备(类比书架和房间)。
所谓去IOE,就是在这三个层面对应减少对IBM、Oracle、EMC的依赖,这样企业的数据系统就能避免受制于人。
在过去,Oracle数据库的部署是在企业本地完成(买服务器、买Oracle的软件和服务装到上边)。与Oracle对应的,还有MySQL等产品,前者是封闭体系,Oracle卖软件、搞服务给你包圆了,后者开源但需要企业雇佣工程师搭设和维护。
事实上,虽说Oracle是被云计算所威胁开始转型,但无论Oracle和MySQL都与云计算没有根本矛盾。
在“上云”逻辑下,Oracle、MySQL也是能部署到云端的,这种模式即“数据库上云”,也是Oracle这些年所谓云转型的主要动作。
“数据库上云”到目前仍然是很多云计算平台的生意来源之一,例如腾讯推出TStack解决方案,专门让企业的本地Oracle云化(当然,这得获得Oracle的授权),此外,还有专门的MySQL上云解决方案。
但是,“云数据库”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云计算大佬们在原生的云平台上,自己做出一整套的数据库系统,不用“上云”直接就有数据库产品可以供企业使用,Oracle、MySQL可以被完全抛弃(当然,还得看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可用性、性价比等决定),只要上云就一站式解决问题。
在华为云自己搞出GaussDB之前,阿里云已经有三大数据库产品上线,分别是来自蚂蚁金服团队搞的Oceanbase,阿里集团数据库团队搞的x-DB,以及阿里云团队自己搞的PolarDB。
三大产品某种程度上在阿里云这个相同的平台上进行着赛马,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抢了Oracle的饭碗,尤其是新晋数据库需求市场。
回过头来看,从“数据库上云”到“云数据库”,云计算不仅仅是要吞下Oracle的大生意,还改变了云计算的服务属性:从计算与能力的服务,增添了企业级服务的色彩。
毕竟,数据库这件事本身就是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云计算不再只是服务企业的独立第三方。
如果这个口子打开,那么云计算的“边界”实际上一下子扩大了很多,这也是阿里云频出豪言壮语,华为云历时5年也要搞出数据库的重要之一。
华为云为什么选择这时候上线云数据库?
华为这几年的发展狂奔突袭,在ToB的通信市场以及ToC的消费电子市场都一路凯歌,几乎到了全盛时代。
原本华为云还算做得不错,偶尔能在国内云计算排名榜单中露脸,但在兄弟业务的映衬下,其行业地位似乎就不那么够意思。
华为云迫切需要一个突破的机会,它看到了信息化时代多数企业都离不开的数据库业务,其市场空间(看看Oracle的庞大规模就知道了)与云转型的机遇,华为云没有资格错失。
现在,几个机遇“凑巧”撞到了一起,机会似乎来了。
1、“云数据库”天然同时具备低成本+轻松运营两大优势
iOS的封闭让苹果大发横财,各种抽水如同成立了“苹果政府”到处收税。
Oracle也是如此。
封闭的系统让Oracle上马后,只能由Oracle服务人员进行各种维护,这其中的打包服务、各种高昂的收费让企业压力颇大,但一揽子服务、啥事都不管的作风也让人恋恋不舍,谁想要麻烦一大堆呢。
对应的MySQL产品,开源免费,但成本同样不容小觑,自家需要招聘大量工程师进行开发、部署和维护,出了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偶尔还有付费的高阶代码服务(如同免费游戏花钱买道具),到头来既不省心也不便宜。
现在,云计算搞出“云数据库”,在规模优势下,成本高不到哪去,与云的无缝结合又免去了大量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麻烦,云计算自家做的产品,解决起问题来显然更得心应手。像OceanBase就宣称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持续可用的数据库服务,还提供金融级可靠性保障。
云端集成的方式还能为数据库提供更多传统数据不太可能具备的便利,例如,华为云方面宣称,在其合作伙伴招商银行的应用实践中,GaussDB管理数据容量提升10倍,某些故障的恢复速度提升30倍。此外,在部署方式上,GaussDB不仅支持本地部署,还支持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种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