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软件技术专家艾德·伯内特有过这样一个幽默的论述:
现在天上有三十一颗卫星在地球上空环绕,不为别的,就为了告诉你便利店怎么走。
这个论述拿来形容今天的云计算产业也很恰当——云计算企业在存储、带宽、算力、算法上不断投入重金,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
腾讯可能是目前国内最懂得消费互联网的巨头之一,它在涉足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同样在想着如何回到日常生活消费。
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5月21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提到了这样一段话:
腾讯将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继续精耕细作,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拓荒。
是的,产业互联网概念的强化并不意味着忽视消费互联网。我想腾讯云在今年年初的这段表述可能非常准确:
联动包括微信在内的腾讯C端优势生态资源,以独特的C2B模式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自我看来,腾讯云在产业互联网的一面服务B端伙伴,一面回到C端用户。腾讯产业互联网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后,在消费互联网的产品上重新得到了释放。
在这套C2B的逻辑中,B端的服务能力能够通过C端产品重新包装、整合,“云”变得“深入浅出”了。
一
一体两面
就产业互联网做产业互联网,往往会陷入单一路径的困扰。
我们看到太多的云计算企业在做政企服务时,技术、服务抛的出去,但体验回不来。它们在进入政企市场后,缺乏C端的感知力。
这就像是一个满腹才华的“哑巴”,虽然技术很强,但能力展现不出来,用户感知不到。
云计算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个抽象的事物,它想不到、看不见、摸不着。
产业互联网在这种单一路径之中可能无法突破圈层,很难被用户感知,最终只是为政企客户提供了技术和服务,却不一定真正能带来社会效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并不是割裂的,两者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很多耕耘产业互联网的云计算企业技术实力很强,但是不理解普通用户的日常需求,更缺乏消费互联网的“国民级产品”,更没办法把“两个面”串联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马化腾在去年9月宣布进军产业互联网后提到:
数字经济的潜力,就在于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C2B是腾讯进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所在。
腾讯对自身进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有着清晰认知。
我绘制了一份表格,这份表格或许可以阐释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消费互联网位于表层,它面向ToC用户,需要强大的“国民级产品”作为支撑,它浅显易懂,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产业互联网位于底层,它面向ToB伙伴,需要联合合作伙伴给出强大的解决方案。这需要腾讯具备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帮助合作伙伴一起把技术、服务做出“深度”;
云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中间正如一个连接器。
云一方面需要让产业互联网的合作伙伴能够基于云给出更多更广泛的解决方案,打开更多扇“门”,给用户多元化的选择。
另一方面需要让消费互联网产品更简单、流畅,通过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让用户有更好的产品体验,让用户在打开“门”之后进入到比较舒适产品环境。
这恰恰是腾讯云最擅长的部分。
它能够借助腾讯消费互联网的国民级产品,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出口;也能够提供腾讯过去20年在服务C端用户的经验,为合作伙伴提供用户理解。
二
深入浅出
产业互联网的技术深度、服务深度、生态深度想要“深入浅出”,被用户可感是有难度的。
管理学研究者王明春在《企业管理》杂志上提到过这样一个理论:
有了技术不等于有产品,有了产品同样不等于有业务,产品是技术的价值实现"管道",业务是产品的价值实现"管道",业务经营体系(资源、结构、规则和基础设施)是业务的价值实现"管道"。没有有效的产品、业务设计和业务经营体系的建立,技术就无法走向可经营和商业化应用。从技术到业务是一个与技术创造叠加的复杂的再创造过程。
在“管道”中流通时,技术可能会出现效率下降、服务损耗的情况——高深的技术并不代表好的产品、好的服务。
产业互联网从B端的技术服务定制,到C端的用户体验完善其实也是这样一个“管道化”的过程。如何让技术最终落地成为体验,考量着云计算厂商的功力。
云服务技术也要有好的感知。云能做到的事情是建设架构、连通数据,但是到了C端还要有好的展现形式。
腾讯从消费互联网去切产业互联网,能够让B端技术服务在转化为C端实际体验的效率得以提升。
腾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有着非常强大的用户感知能力。腾讯对C端用户的需求理解、服务经验,可以给政企合作伙伴在数字化服务之后,重新回到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