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无代码平台投融资趋势:融资规模近15亿,估值近70亿

粤讯 中字

04

融资需求分析

融资轮次尚处于早期,融资规模呈两次分化趋势

据海比研究调查,目前市场上共有低/无代码厂商近70家。从各类型平台商的数量分布来看,场景应用型数量最多占比达57%,其次是产品研发型占比37%。2018年-2020年间,低/无代码企业总体融资比例25%,其中场景应用型近三成,占比29%;产品研发型占比35%,均超过总融资比例。发生过融资的企业中,独立厂商占比31%,综合厂商占比19%。

image.png

从最近一轮融资时间来看,低/无代码厂商在最近一年-一年半内融资占比最多,达23,8%,这主要是由于2018年低代码新晋独角兽Outsystems在资本市场激起了浪花,国内厂商同期融资消息频频,表现亮眼。

image.png

总体来说,国内低/无代码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前期,Pre-A轮/A轮/A+轮占比最高,达42.9%,早期(种子轮、天使轮),占比14.3%;B轮/B+轮占比23.8%。这也与目前低/无代码行业集中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到平台商数量少,行业尚处于导入期与成长期过渡阶段有关。

image.png

从融资规模来看,1000万以及下占比达四分之一,融资规模较小,各企业尚处于布局的初期,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细分市场。与此同时,也不乏1亿人民币以上大额融资事件,2020年11月,场景应用型综合厂商奥哲网络B+轮融资获2亿人民币,由华创资本、华泰证券领投,宜信产业基金、青岛四十人投资、高榕资本跟投。2018年5月,产品研发型独立厂商APICloud获复兴昆仲1亿人民币B轮融资。

image.png

05

资本布局偏好分析

低/无代码成为新风口,吸引众多领域投资机构入局

低代码起势,BAT纷纷入局,一批新兴独立厂商正在紧紧抓住资本的眼球,盈动资本、华创资本、源码资本、明势资本等投资机构率先布局,助力低代码/无代码行业发展。

image.png

从投资机构偏好来看,入局低/无代码平台的资本多以投资早期企业为主,此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成立时间也较短,且多以财务投资为主,此时企业尚处于初创期,资本进入难度也较低。从行业领域来看,入局资本多以投资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主投消费、文娱领域的机构同样占比较高,低/无代码平台属于当下投资风口,趋势向好,引来资本热捧。

image.png

从厂商侧来看,自2018年以来16起融资事件全部为场景应用型和产品研发型的平台商,受资本青睐的原因是这些厂商多为近年来成立的独立厂商,资金压力相比平台生态型综合厂商较大,急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尚未形成明确格局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优势与影响力。

平台生态型多为综合厂商,已经具有较高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因此融资需求相比前两类要少,且融资轮次多处于C轮、IPO等阶段。而技术赋能型的融资需求则是四个类型中最低的,因为技术赋能型的平台商在企业实力上更强,规模上相对更大,基本不需要太多的资本支持即可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06

BAT投资策略分析

阿里以战略投资为主,腾讯以生态布局为主,百度以内部孵化为主

阿里巴巴

从投资生态布局角度来看,阿里以战略投资为主,善于将被投企业与阿里体系内部的多个产品打通,在产品层面基本成熟后,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针对更深度的业务及咨询、定制开发服务,为更多企业、组织提供数字化能力。

2018年5月,阿里巴巴5000万人民币A+轮战略投资奥哲网络,围绕阿里巴巴钉钉的生态体系,以钉钉优势方面的资源全面赋能奥哲,同时引入阿里巴巴经济体内所有相关资源,深化云生态的布局。2019年3月,内部孵化的低代码应用开发PaaS平台——宜搭上线,并于9月发布宜搭Plus低代码开发平台,用于实现开发复杂企业业务系统所需要的领域数据模型、逻辑等。2020年6月,宜搭上线专有云版本和精品应用市场,瞄准政企数字化转型服务。同年,钉钉携手氚云,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门槛,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从布局策略来看,阿里更侧重于场景应用型,以满足业务场景应用开发为主,其核心能力偏向于业务场景与流程管理。此外,宜搭平台正在积极打造伙伴生态,与伙伴、阿里云生态内的其他产品一起,为更多的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平台能力。

腾讯

腾讯云同样在酝酿自己的低代码力量,以生态布局投资为主。2019年7月,腾讯工业生态投资产品研发型独立厂商科探数千万元A轮融资,完成投资后,科探和腾讯云合作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投资科探也是腾讯云和企业微信生态的在产业互联网上发展需要与生态布局。

同年11月,腾讯战略投资无代码厂商道一云,联合开发基础产品、探索面向垂直行业的办公解决方案。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联合开发基础产品、探索面向垂直行业的办公解决方案。道一云融资所得将用于研发中台产品及低代码平台,扩充交付团队等。据悉,道一云也是腾讯SaaS加速器的首期成员。

与此同时,腾讯云也积极布局内部生态,2020年11月,腾讯云正式推出云开发低代码平台,属于技术赋能型厂商。基于腾讯微信生态小程序端优势,进一步入场该领域。腾讯云基于云开发低代码平台打造的WeApps以及多项云服务,已经构建起集约化、一站式的多端应用智能开发生态。

从布局策略来看,腾讯则更侧重于产品研发型,以满足复杂的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开发为主,其核心能力偏向于行业应用与服务能力。

百度

百度也于2020年底入局,开发内部孵化智能搭建平台——百度爱速搭低代码平台,基于百度内部明星产品多年大规模应用实战打磨与孵化,200+部门、3000+应用、8万+用户共同验证,技术架构更健壮、能力建设更完善。

爱速搭主打ToB市场,业务功能类似百度之前推出的自助建站业务百度智能门户(AIPage),通过可视化拖拽系统模块即可搭建出企业内部需要的表单、MIS、CRM、OA企业应用,并支持与已有系统打通。

得益于百度领先的AI技术和丰富的AI产品矩阵,爱速搭将赋能企业更简单快速地拥抱AI。同时,依托百度智能云深厚的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云计算资源节点、丰富的云产品线和庞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爱速搭支持更高速稳定的应用访问,更多样化的云产品能力接入与应用部署方式和更丰富的生态服务。

综上,阿里于2018年5月首次入局低/无代码领域布局,以战略投资为主,被投企业与阿里体系内部产品打通,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业务咨询及服务。腾讯于2019年7月首次入局,主要以生态布局为主,与合作伙伴共同联合开发产品,面向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百度于2020年底以内部孵化产品——百度爱速搭的形式入局。至此,BAT全部入局,在低/无代码领域开始发力,力求在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的市场分一杯羹。

image.png

因此,现阶段低/无代码平台商从融资需求来看,以产品研发型和场景应用型为主,产品研发型融资比例相对较高,所获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交付能力升级等。同时,独立厂商由于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特性,融资需求也大于综合厂商。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如今低/无代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国内尚属初级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资本同样要抓住风口,让优秀的企业拿到足够的资金,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助力低代码企业早日突围成为独角兽。

07

未来趋势分析

低/无代码将走向低集中寡占型

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优秀企业仍能突围拥抱资本

未来,伴随着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政策的落地,企业数字化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会逐步释放,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应用开发需求,开放合作的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市场仍将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市场走向成熟,集中度会上升,向低集中寡占型发展。平台生态型厂商完成布局并占领各自优势细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会增加。

从需求增长趋势来看,数据仓库、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类、生产制造类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需求增长空间,新兴独立厂商需以其先进化技术、差异化产品、可持续化商业模式、精细化服务等吸引资本市场的眼球。受资本寒冬影响,低迷的市场将会持续,但马太效应会愈演愈烈,优秀企业仍能受到资本青睐,在助力企业数字化的道路上奔轶绝尘。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