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各个行业数字化的逐步提速,如今国内的云基础设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行业,还被广泛用于正在数字化的传统行业中。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需求集中爆发的同时,国家推出的包括“东数西算”等系列措施也在陆续出台。在此背景下,国内云服务商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在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下,尚未盈利、体量难以与巨头相抗的“二线”云服务商们,面临的外部形势却并不容乐观。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二线云玩家的现实困局
目前来看,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为代表的头部云厂商,已经合计占据了国内市场超过60%的市场份额,而身为“二线云服务商”的天翼云、金山云、百度智能云等厂商,却只能陷入在“巨头吃肉、二线喝汤”的现实困局之中。
一方面,在商业化规模未达到一定量级之前,二线云玩家们普遍面临盈利难问题。云计算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其本质就是服务器资源的租赁,卖算力、卖存储,这使其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即客户越多,云服务商的边际成本越低。而在公司商业化未达到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实现盈利,尤其是前期进行的大规模设备投入所产生的巨额折旧,更在无形之中拉长了公司的盈利周期。
对于客户规模不及头部的二线玩家来说,其面临的盈利“难”题则更为明显。按照3月1日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百度智能云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4%,即便已经有如此体量但百度智能云离真正的盈利仍为时尚早。
以独立云服务商上市的金山云,同样深陷亏损之中。据此前发布的2021年Q3财报显示,金山云Q3的总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39.6%;净亏损5.0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53亿元,同比扩大381.2%,其亏损的增速大大超过了营收的增速。
另一方面,二线云服务商与头部云服务商存在较大的客户重叠,在服务优势和能力尚有差距的情况下,二线云服务商普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以金山云为例,其作为孵化于金山内部的云服务商,其起步之初主要服务于金山内部的金山办公、西山居游戏以及金山系其他业务,因此视频云、游戏云、办公云一直是金山云重点耕耘的领域,然而随着阿里云、腾讯云不断加码B端市场,其在游戏云、视频云、办公云等领域,不断与金山云“短兵相接”,金山云在这些领域面临的压力也在急剧攀升。
在盈利难的问题迟迟难以解决,与头部厂商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二线云厂商开始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寻求破局之道。
百度云专注智能
作为长期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巨头,百度将其重点领域,放在了将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方向上去,试图以此建立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一方面,在高度同质化的IaaS领域,百度云并不具备先发优势。目前来看,IaaS上游硬件资源的高度同质化,决定了IaaS产品功能的同质化,这就决定了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同时具备先发优势的厂商通常更有优势。
具体来说,在IaaS领域抢占先机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可以通过低价策略不断“圈地”,同时强化自身的渠道和交付能力,吸引与自身业务生态相关的用户群体,扩大规模优势。但对于相对“落后”的百度云而言,与巨头进行价格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百度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早已经从基础层、中间层再到应用层,积累了深厚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为其提出“云智一体”的智能云战略提供了核心根基。
从“智”的层面来看,目前百度智能云已经建立了从昆仑芯片,到飞浆深度学习平台的全链路自主可控的AI技术能力,掌握了AI技术自主权。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飞桨开发者社区已经凝聚406万开发者,服务15.7万家企业,开发者在飞桨上创建47.6万个模型。
从“云”的层面来看,目前百度在IaaS领域算是勉强守住基本盘,而在政企业务领域则大举进入。数据显示,2021年百度在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100%的增长。而在其核心发力的PaaS、SaaS业务领域,百度智能云则具备差异化的成长空间,拥有多方面的主场优势,这使其差异化的打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IDC发布的《2021H1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AI公有云服务市场,连续五次第一,细分领域:NLP连续四次第一,图像视频连续四次第一,人脸人体识别连续三次第一。
金山云趋向专精
与其他“二线”云服务商面临的外部冲击类似,金山云也面临多个方面的困局。而要破解这个困局,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化之路也是必然选择。
一方面,云服务的重资产、重研发投入的行业属性,决定了金山云在前期发展面临的“重投入”暂时还没有办法停下来。目前来看,行业头部玩家如阿里云、腾讯云,对于数据中心建设以及研发投入是可以不计短期ROI的,因而其在建设投入数据中心时可以放开手脚,从而获得规模优势,而规模优势又会助其均摊成本。对于金山云等中小云玩家来说,既不能停下建设数据中心的步伐,又不能大干快上地追求规模,这使其在竞争方面难免面临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相较巨头金山云的业务生态还相对单一,彼此之间协同势能较低。如阿里云可以依托阿里庞大的电商、金融、物流、文娱等业务生态,腾讯云可以依托游戏、视频、社交、金融等业务生态,这使其可以横向吸引大量的相关业务领域客户加入,腾讯云的行业数据也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
受益于腾讯在社交、文娱的实力,至2020Q2腾讯云已服务国内超过70%的游戏公司,在TOP100的直播平台上占有率达到80%,在视频行业渗透率高达90%。而阿里的电商基因,使其在电商、零售领域具有先天优势,相关领域的业务拓展相对容易。另外,巨头在不同业务之间,还可以基于流量互联互通实现深度协同。
相比之下,金山系旗下的金山云、金山办公与西山居三驾马车,在流量层面上的交集并不算深,本质上其彼此业务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因而协同效果并不显著,只是在前期互联网流量仍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这种弱点暂时被掩盖。但随着巨头增速放缓,自身流量有限的金山云就开始面临新的外部压力。
面对行业内外部的重压,金山云逐渐将其重点放在了深耕擅长的垂直领域上。招股书显示,金山云将其重点放在了三个领域,一是视频,其客户包括字节跳动、爱奇艺和哔哩哔哩;二是游戏,客户为巨人网络、完美世界;三是金融,其客户包括建设银行和华泰证券等客户。
事实上,向“精深”的细分领域集中力量,对实力、能力相对不那么强的金山云而言,未尝不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
差异化、垂直化成共同选择
实际上,无论是百度云专注智能还是金山云趋向专精,都从侧面反映了身为“二线云”玩家在战略选择上的趋同—差异化、垂直化。
一方面,目前国内云服务行业的竞争态势仍是“两极分化”,业内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全产业链、全细分领域云服务的能力,因而行业还不是完全的马太效应。因此,对于中小云玩家而言,抓住细分领域的空白地带专精一两个行业逐渐打开局面,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拿现有国内云巨头来说,无论是腾讯云还是阿里云,都不是独立的云服务商,其业务很可能与需求企业存在交叉,那么对于商业保密的问题就不可不考虑,基于此巨头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一些有影响力的客户。另外,随着企业云的逐渐普及和市场成熟度上升,一家企业采取多渠道、多服务商的模式逐渐应运而生,这为有实力的中小云服务商提供了新的机会。
另一方面,先聚焦做到细分市场头部,然后再向外扩展对其扩大规模强化行业渗透大有助益。某种程度上来说,资源有限是个战略约束条件,但却并非都是坏的影响,至少这可以避免其盲目扩张。而聚焦行业,先在“能力圈”范围内做深做精,再往外拓展无疑是一种稳妥、谨慎的做法。
虽然对于还在发展中的中小云服务厂商而言,差异化、垂直化探索之路基本无章可循,但在巨头围堵、重负在身的情况下,走特色化之路无疑是胜算更大、效果更好的一条路。
原文标题 : 百度云、金山云:二线云玩家的现实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