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竞争到价值落地,云计算市场探路增长新模式

邻章
关注

但显然的是,云计算中心的高额投入带来的是厂商成本的快速攀升,也需要随后产生的收入和利润来抵消投入成本,若是只见投入而难见收获,资本市场必然难以容忍。

在此,若是云计算市场依旧沿用低价竞争模式,也必然使得利润创造变得更为困难。最终传导的结果或是厂商为维持低价竞争,而不得不压缩技术开发,使得整体市场虽然看似低价,但技术、服务却不如人意。

二是云计算目标客户发生转变。

能够明显看到的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锐减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智能化升级大趋势到来,近几年来整体市场发生的重大改变则是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将技术服务重心逐步从C端转向B端市场,以求抓住企业和产业升级大趋势。在此,作为企业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力量的云计算,可谓是首当其冲。

而云计算目标客户的转变,这也使得过往云计算厂商在C端市场常用的以低价换市场乃至是赔本扩张市场的互联网玩法,有些行不通了。

原因在于:B端市场客户相对于C端市场而言,一大显著区别是,B端市场的客户几乎都是政府机构、大型企业,这种特征也使得他们的云计算的价格敏感度并太不高,而对于云计算技术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其能创造的实际价值以及云计算技术服务商的所能提供的持续稳定的服务支撑能力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在B端市场,价格已经很难左右客户对云计算厂商的选择,而技术解决方案的适用性、服务能力的强弱才是B端客户定标云计算厂商的关键。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落地,云计算厂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

云计算的成本压力以及云计算目标客户需求特征的转变,都使得赔本赚吆喝式的粗放式发展在市场上越来越行不通,而实现云计算价值落地,创造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正成为云计算市场竞争的新趋势,而这也是云计算市场竞争应有的归宿。

但问题在于,对于习惯了以价格换取规模的云计算厂商们而言,如何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落地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于国内厂商而言,百度智能云的做法或许值得参考。

那么,百度智能云是如何拥抱这一新趋势的?有几点非常重要。

一是从份额追求转变为对行业能力输出的追求。

如我们所见,百度智能云在今年上半年进行最新组织构架调整后,就明确了其要更加重视销售以及行业解决方案、AI价值落地,更加重视利润,而不仅仅是市场扩张。所以能够看到其进一步的整合了AI体系,更为突显百度智能云“云+AI”特色,推出多种具备行业针对性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诸如百度智能云在此前就基于其在智能金融领域的能力,就为正处于内外承压的传统银行推出了“未来银行解决方案”,助力传统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又如百度智能云基于在智能客服领域的积累,携手联通在线共同打造了智能助力“小度”,用以解决电话骚扰以及日常漏接电话等用户痛点;而在疫情期间,百度智能云更是利用其在智能客服领域的积累开发了智能外呼平台,利用1秒就可呼出1500个电话的AI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极大提高了基层疫情信息排查效率。

从规模竞争到价值落地,云计算市场探路增长新模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