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巨头的超级战事

本来科技
关注

“超大规模”即未来竞争力

云巨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抢地盘”建设数据中心的同时,也在数据中心规模上下功夫。

原因很简单——就像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最新技术的试炼场的一样,超级数据中心也是IT技术的IT技术创新的高地。

“数据中心规模为什么一定要大?这是因为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来源于,其规模达到超级之后可以做很多小规模做不了事,比如对‘双11’的支持,对春运抢票、社会热点引起的网络压力的承载等等。”在高山渊看来,未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是云计算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各大云巨头在数据中心的革新上,主要围绕性能提升、清洁供电、高效制冷、智能运维、高带宽低时延传输等开展。

以“自研+绿色”为关键词,阿里云5大超级数据中心在这些方面的提升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高山渊介绍,阿里云5大超级数据中心均大规模应用自研的软、硬技术,实现持续发展及弹 性可扩展,实现从芯片、部件、整机到云计算平台软硬件系统的深度研发和整合,包括飞天大规模操作系统、神龙云服务器、含光800芯片、天巡机器人、天基智能运维系统等核心自研技术。

仅以神龙云服务器为例,作为阿里云针对云计算固有痛点自主研发的系统技术,它的出现解决了云计算的“不可承受之殇”——消除了虚拟化的性能损耗,从而让算力100%提供给业务应用。

做了同样工作的还有AWS(推出Nitro),两大巨头异曲同工,可以说是智者所谋者同。

而在绿色数据中心方面,阿里云的实践经验更为丰富。

使用多种创新技术取代传统供电系统和空调制冷系统——自然风冷、深层湖水制冷、浸没式液冷等技术因地制宜,很好地把绿色理念贯彻到分布在天南海北的超级数据中心。

在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阿里巴巴对外公布了一组有趣的数字:2005年,10笔电商交易要消耗的能源可以煮熟4个鸡蛋;2015年,10笔电商交易要消耗的能源可以煮熟1个鸡蛋;现在,使用最新的液冷技术后只够煮熟1个鹌鹑蛋了。

更值一提的是,阿里自研技术不仅自用,还面向行业开放。比如浸没式液冷等创新技术,已被阿里云拿到ODCC上开源获取,业界同行可以共享应用,一起参与到面向未来的IT创新之中。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